欢迎您访问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产品2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发布时间:2024-08-25 05:54:23 作者: 米乐体育平台登入 来源:m6米乐安装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期,更是调整城乡关系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窗口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下称《规划》),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对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一些约束条件,需要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较大成就,总体水平大幅度提升,对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与城市相比,数量和质量方面仍存在比较大差距,与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相比,供给与现代农村发展需求不匹配,还不能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仍需提档升级、优化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着眼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聚焦了方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列为核心内容。《规划》再次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摆在了突出位置,既充足表现了党和国家的格外的重视,也明确反映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的主体地位。“十四五”时期,国家社会事业发展重点依然在农村,解决好水电路气房讯、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将是全方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习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怎么样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全面进步的重要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取得重大成就,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体现,农业农村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亟待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和统一建管护,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和制度并轨。“十四五”时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发城市要素不断流向农村,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内在持续动能,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全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近5.1亿人,占总人口比36.11%。我国城镇化率未来即使达到70%以上(根据城市学,城镇化率达到70%时城镇化将趋于稳定)仍有4亿多农村人口,农村居民怎么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不仅要依靠增加农民收入,也要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基础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建设,只有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才能实现农村居民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进而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农情,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对准自身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科学推进,进一步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根基。

  (一)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谋划重点推进路径。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目标,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引领,统筹谋划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一方面统筹县镇村规划布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规划,依托县域城镇、重点乡镇建设的龙头牵引作用,优化配置县内公共资源,推动形成县镇村三级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护格局。另一方面结合城乡发展建设现实状况,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依托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的政策,明确乡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重点建设任务。第三方面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项目资金整合,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促进城乡部门协调与资源共享。

  (二)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一方面重点完善农村交通运输、饮水、物流、清洁能源、宽带网络等传统基础设施,推动向自然村(组)覆盖、往户延伸;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污水治理、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客运、供水、能源、环卫、物流等一体化发展,实现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基本设施大体相当。另一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城乡学校共同体、县城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等建设,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镇村下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方面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建设,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农村“新基建”,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应用,促进乡村建设数字化转型发展。

  (三)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保障机制。在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国家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总量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农村居民所获得的机会和人均占有的公共资源、社会保障水平依然与城市居民差别很大。“十四五”时期需要创新投融资保障机制,多渠道解决“钱”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确保乡镇一级基层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第二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投资补助、参股或控股、建养一体化等投资方式,推进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结合,加大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第三方面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通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采取财税优惠政策、完善投资指导目录等方式,优化投资环境。第四方面鼓励金融支持,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优质项目储备与金融信贷支持,盘活农村固定资产产权,提高投资主体融资能力。

  (四)建立城乡衔接互补的建管护机制。引导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维护,实现共享共建共管。一方面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针对国家在镇村两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所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缺位问题,选择部分投资额度大、投资频率高、受益范围广、建设主体明确的镇村,探索成立基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代替政府履行投资人权利和职责。第二方面创新建设项目评价方式,建立涵盖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建设效果、运营状况的全过程的多层次、多领域评价体系,引入市场机制第三方单位参与项目监管,确保政府投资效率优化。第三方面提升农民参与程度,发挥村民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监管,建立政府监管与农民自管结合的建设管理机制,畅通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需求表达与建设评价的渠道。

  (作者:毛世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何龙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48812】公司团建的含义深明大义的老板往往重视团建

下一篇: 【48812】加强乡村根底设备带领大众走上致富路途

首页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  版权所有  

0551-65326529

  
0551-65326529